作者:卢鹏翔 浏览: 日期:2021年09月27日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为主线,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这是近日沅江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左明阳接受采访时谈到的学校办学理念。 振兴本土经济,产业振兴是重点,技能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沅江市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改革,通过校企合作、优化师资、特色专业,激发职业教育新活力,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提供高素质人才。 校企合作 学生实习足不出校 “以往我们要组织每一届学生远赴外省园区工厂进行实习,费力伤财。现在我们既可以安排学生在本市工业园区企业实习,又可以随时在校内实操,方便了学生,也减轻了家长经济负担。”说起校内实训厂,教职员工纷纷点赞。 走进沅江市职业中专的校园,沿着舒适的林荫大道前行,在偌大的运动场西头,两幢崭新的学生实训厂房映入眼帘。这是该校今年与湖南旺致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企业入学校的成果。 湖南旺致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将注入资金6000万元为该校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前期使用2000万元建成高标准实训厂房,后期将添置相关实训设施设备,“把实训基地设在学校,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实践操作,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该校办公室主任李建说。在这一机制下,学校与合作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双主体,这种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的日常学习紧凑而高效,得到了学校、家长、学生和企业的四方肯定。 今年5月,该校获准更名为楚怡工业学校,与省内9所中职学校共同打造湖南楚怡职教品牌。 6月,沅江市教育局与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中高职贯通联合培养、技能人才培养、共建共享相关教学和培训等资源三个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双方联合实施三一精英班,联合开展工程机械培训、机器人培训、装配式建筑技工培训、焊工等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为三一重工定向培养优秀人才。此举让沅江市职业中专、城关职高、四通电脑、东方职校4所中职学校的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 优化师资 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学校所教与企业所用脱节,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瓶颈,症结是学校师资结构老化。对此,沅江市教育局采取招聘对口专业大学生,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将高中(中职)起点本科层次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纳入本市公费定向培养计划,为职业学校公费培养急需的本科层次专业课教师等措施,积极有效破解这一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 同时,针对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招聘能工巧匠。政府每年还为学校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发放临聘教师劳动报酬、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经済补偿金等。沅江市职业中专教学副校长詹建斌介绍,学校目前已建立4个名师工作室,引进职教特级教师2人,师资力量配备进一步优化。在工作室和名师的辐射指引下,学校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选准专业 培养工作需要的人 去年4月至6月,为助力本地企业复工复产,沅江市城关职高定向为中联重科沅江分公司培训电焊工30名,通过培训,这批学员全部被中联重科录用。同时,该校还举办了三期育婴师技能培训和三期芦菇食品加工技能培训,共计培训300多人次。 沅江市充分发挥市职教中心的职能作用,开展职业技能短期培训,为沅江企业有针对性地培训急需人才,保证园区的部分用工需求,每年为沅江企业解决用工1000名左右。“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左明阳兴奋地说,“过去几年,我校每年招收新生只有几百人,近年来广大家长重新认识了职业教育,今年填报我校志愿的新生有1200多名了。” 与此同时,沅江市以职业中专为全市职教牵头单位,与该市其他几所职业院校,重点打造3个特色专业群。一是利用职业中专机械装备省级特色专业群,加强与三ー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打造职业中专与三一重工校企合作的品牌;二是在职业中专开设船舶制造专业,并与益阳高职院合作,打造沅江船舶特色品牌;三是加强职业中专现代农业专业与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合作,打造具有沅江特色的湖乡农业品牌,为本土企业量身定制培养人才。